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BLOG'S CZY

czy's blog

 
 
 

日志

 
 

读书笔记(怪 6)  

2013-04-10 20:55:19|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我准备今天结束关于谎言的心理学部分,因为实在拖得太久了。


识破别人的谎言,这个是上次说过的事情。虽然有时候(虽然并不太多(虽然有时候很要紧(虽然几率很小(……))))认破对方的谎言并不一定就是一件好事,但是绝大多数人还是不愿意被欺骗。相对于谎言,很多人对于微笑则没有那么多的考虑。毕竟,微笑,很多时候也并不是发自内心的。虽然破别别人的微笑经常会引起一些尴尬……


好吧,微笑,大概可以分为“杜胥内微笑”和“泛美式微笑”。杜胥内是十九世纪的法国科学家,曾经出版过一本《人类脸部表情机制》,所以用“杜胥内微笑”来指代发自内心的微笑。泛美航空公司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当年泛美航空的空姐以一脸标准的微笑闻名于世,也就是所谓的“假笑”,或者并非发自内心的微笑。


那么“杜胥内微笑”和“泛美式微笑”区别何在呢?


杜胥内发现,发自内心的微笑不仅仅会涉及颧(quan)大肌的活动,而且会关联到眼部周围的眼轮匝肌。而眼部附近的肌肉是比较难以控制的,所以当你想要识别你对面的人是真心微笑还是虚情假意,看看他(她)鼻子两旁就可以了。


PS:说说微笑。关于人为什么会笑,一直是个又臭又硬的老问题。简单直观的想法是,心里高兴。其实稍微想想,就会知道,很多时候笑并不是一定跟心里的欢愉联系起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讲,与其说微笑是因为自己内心高兴,不如说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你很高兴。一个有趣的实验是这样的:在保龄球馆,研究人员观察了每一个打出高分的人在面对被击倒的保龄球时露出微笑的比例,和转过身后面向朋友时露出微笑的比例。差异惊人,前者为4%,后者为42%。


最后说一点关于记忆的谎言,有时候,别人对你说的话,不是真的,当时真的不是别人有意骗你,有时候其实是他的记忆骗了他……

下面的实验是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的Kimberlee Wade教授和她的实验人员一起做的,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实验:实验人员邀请了一些被试人员,大多是年青人,并从这些人的父母那拿到了一些被试人员小时候的照片。要紧的是,对每个人,都虚构了一张假的照片,一个小孩高兴地坐在一个热气球上,照片中的小孩正是被试小时候的模样。当然了,和几乎所有无耻的心理学实验一样,被试被告知的是这是一个关于儿时记忆研究的实验。在第一次面试的时候,研究人员拿出一些被试小时候的照片,其中包含那一张虚假的热气球照片,并要求被试描述每张照片当时的情景。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对儿时的记忆非常清晰,但是也有30%的人“记得”小时候那一次乘坐热气球的经历,甚至还能描述部分的细节!而到了第三次见面的时候,有一半的人都记起了那次小时候的热气球经历,有一位第一次不记得热气球之旅的被试不仅在第三次记起了这热气球之旅,并且细致地描述道:

“我很确定地记得那是发生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基本上你只需要花十美金就能坐一次热气球,它能升到二十米左右的高空……那天,那天刚好是周六……而且我敢肯定是妈妈当时在下面跟我们照的相。”


所以说,有时候,记忆也是会撒谎的。那些你认为在你的记忆中确之凿凿的往事,其实不知道已经被你自己添油加醋了多少末枝细节进去了。


要相信别人,但是也别忘了切牌。

  评论这张
 
阅读(88)|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